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民俗日记
一天将要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民俗体验日记(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俗日记 篇1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和许多国家一样,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中国有很多节日:春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这些节日中,庆祝得最轰轰烈烈的,习俗最多的,非春节莫属。
春节的习俗实在历史中沿袭下来的,比如“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扫尘,扫尘在民间的说法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另一种习俗是大街小巷都看得见的,没错,就是贴春联和窗花。春联也叫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而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除了这些贴的,还有守岁,拜年,点爆竹,蒸年糕,包饺子等习俗,在小孩子眼中,也许拜年是的习俗,因为拜年可以得到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你们知道饺子的来历吗?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时,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等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中国的春节习俗,真是令人向往。
民俗日记 篇2春节到了,每个地方的习俗又都不同。现在我就讲一下我们老家的春节习俗吧。
我们的春节是
查看更多>>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你也许需要"民俗日记(通用8篇)"这样的内容,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民俗日记 篇1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美丽的剪纸民俗
剪纸是我们中国的一门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面对眼前这幅精妙绝伦的剪纸,我不禁拍案叫绝,啧啧赞叹。
这幅剪纸展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身着五彩缤纷的长裙,头顶顶着三个白碗在翩翩起舞呢!
看着看着,我入神了,仿佛身临其境:晚上,新疆的大广场上正举办着篝火晚会,异常得热闹。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款款走上了舞台。她身着紫色轻纱演出服,衣服上绣着各种各样彩色的花纹,让人目不暇接。头发上挂着许多珠子,一朵鲜艳的珠花嵌在发间,着实耀眼。脖子上挂着一串小铃铛,细细的手腕上戴着许多手环儿,闪闪发光,让人感到很隆重。
正当我在思考着为什么要穿成这个样子时,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美妙的音乐,姑娘那轻盈的身姿也随着音乐摆动起来,脖子上的铃铛发出了清脆的响声。音乐声、铃铛声和热烈的掌声形成了最动听的天籁之音。
这时,另一位姑娘拿着几个白瓷碗走上了舞台,把一个碗抛向那个跳舞的姑娘。只见那位跳舞的姑娘灵活地把身子一扭,头正巧顶住了那只碗。就在她一扭,一顶之间,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小心呀,姑娘,别摔着,别一不小摔碎了碗,扎到脚。我还没看清怎么回事,那姑娘已经随着音乐又转了几个圈,接着那个抛碗的姑娘把碗一下子全部抛到了空中,跳舞的姑娘如旋风一般,用手和脚同时接住了碗,然后像杂技演员似的把碗全部一下子顶到了头上,开始做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她时而跳,时而连转好几个圈,时而劈叉最后收场时,她头上的碗已经有八个了。顿时,观众席上传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想到这里,我不由念起了一句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难度如此高的舞蹈,一定得下很大的功夫吧!
一张小小的剪纸竟然能让人联想出这么生动的情景,剪纸的魅力不言而喻。了不起的剪纸;了不起的人,更了不起的是创作。
民俗日记 篇2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二十四,烧纸钱,接了祖,过小年家乡一直就有着这风俗,然而往年由于不太注意的缘故,总难窥全貌。世事变迁,倘不是我稍微对民俗产生了兴趣,倘不是亲族纷纷举迁却载不动先祖的牌位,可能我游离于接祖文化之外的缺憾将永远持续下去。
中国人是一向规矩传统的。也不知
查看更多>>1、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3、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4、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5、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7、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9、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0、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1、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2、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3、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4、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5、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7、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8、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9、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0、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1、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2、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4、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柳恽《七夕穿针》
25、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6、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27、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8、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9、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0、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1、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2、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33、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4、高树数声蝉送晚。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5、桂嫩传香远,榆
查看更多>>文档处理对于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很大的效用,应用范文的领域越来越多。通过阅读成功的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在开始写范文时需要注意什么呢?经过认真挑选栏目小编为您精心制作了“民民日记”。
民民日记 篇1按照xx县委的统一部署,我们来自奇台县财政局、住建局、史志办等单位的7名干部有幸成为第一批下基层工作组,赴奇台镇东关社区开展工作。上午,东关社区党委书记孙丽立即召开全体会议对我们进驻社区的工作组成员表示了欢迎, 社区党委书记孙丽向"三民"工作组介绍了东关社区基本情况,与社区的同事们进行了相互介绍, 并对我们"三民"工作组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将工作组7名成员和社区干部混搭编组,组成4个工作小组,划分了包片区,先由社区干部带队入户了解民情。
曾有人用"上管千条线,下管一根针"来形容社区工作的千头万绪和繁杂。这让我们"三民"工作组的成员倍感压力,但想想身上肩负的使命,我们不禁要理清思路,想想到这要为群众干什么,为群众解决什么,才是我们来这的真正目的。
民民日记 篇23月7日下午,东关社区要为辖区居民搞一场"巾帼风采美丽奉献"迎三八妇女节联谊会。下午一上班,我们就和社区干部一同到美居苑2#小区网格布置会场,挂布标的挂布标,搬桌子的搬桌子,不一会就把三八联谊会的场地布置好了。同时,居民也陆陆续续的赶到网格。
联谊会在社区书记孙丽的节日祝福声中拉开了帷幕,"三民"工作组成员与社区干部、居民一道,唱歌、跳民族舞蹈,共同联欢。为使活动更加丰富,活动间还不时组织了相关政策知识问答,在场的妇女同胞们踊跃参与,胜利者获得了毛巾、香皂、牙膏、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活动中,我们工作组还为社区的妇女们发放了宣传单,讲解了妇女儿童保护法、引导广大妇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靠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好子女,为社会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也是我们"三民"工作组入社区工作以来,和干部群众共度的第一个节日,工作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居民群众,走巷入户,向居民群众学习,向社区干部学习,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进"三民"工作组与社区党员、干部、居民的感情,我们今后将继续融入到居民的节日中。
民民日记 篇3江浙沪是有名的包邮区,那里大部分人都知道莫干山,却不知道姑苏有个树山村, 这里盛产翠冠梨和诱人的杨梅,这里蜀山的无非热情的带着我去巡山,带着我去采 摘藏在层林
查看更多>>